卵巢位置异常因为有时没有症状,在临床上往往不宜被患者发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卵巢位置异常的中西医病因病理和治疗的方法。
卵巢位置异常,常见于卵巢下垂,即卵巢脱垂于直肠或子宫直肠陷窝内,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卵巢停留在胚胎时期的位置尚未降至骨盆内,很罕见,卵巢下降过度至疝囊内,偶见于手术时,亦为罕见病例。卵巢位置异常有时没有症状,有时可能出现扭转或粘连,出现下腹胀痛或绞痛,或伴妇产医院等症。由于卵巢位置异常而误诊为盆腔肿瘤。从本症不同临床表现来看,似可归属于妇科妇人腹痛、痛经、不孕、徵瘕(血瘀)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子宫后倾后屈严重:分娩后卵巢的支持组织未能很好复旧而下垂。
2.先天性发育不良:卵巢下垂过度,移位于子宫直肠陷窝内。卵巢下垂后,子宫卵巢丛血管下降屈曲在骶凹的两侧或骨盆漏斗韧带可部分扭转,使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影响,因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使静脉处于瘀血状态,导致卵巢瘀血、水肿,以致发生粘连。长期瘀血者,又因结缔组织增生使卵巢变硬变小。
二、中医病因病机
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圣济总录》说:“血为营,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而致养。”气血为脏腑化生,在天癸的作用下,为胞宫提供物质基础。本病因卵巢下垂时子宫后倾后屈以致行经之时经血倒流,加之卵巢下垂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离经之血内蓄为瘀,阻滞于冲任,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瘀阻胞脉,故小腹疼痛拒按;瘀血留滞内停,渐积成徵。本病的发生尚与先天禀赋因素有关。
[诊断]
诊断要点
(一)病史
问病史时应了解其幼年发育情况,于大便或性交时是否感觉阴道深部疼痛,或在肠蠕动及直肠充盈时有无痛或压迫感,有无明显的性感不快现象,或有否痛经、妇产医院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初潮年龄延迟,月经过少,痛经、不孕、腰骶部下腹坠痛,经行前更甚,阴道深部疼痛,或性交疼痛,大便秘结难解。
(三)体格检查
双合诊时发现子宫呈后倾后屈位,于子宫直肠窝及宫底位置深处触及卵巢。如卵巢下垂时间过久,卵巢瘀血、水肿,发生粘连时触痛甚为显著。
(四)特殊检查
严重卵巢发育不良病人往往合并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全身疾病,因此有必要测定FSH、LH、T、P、E2及进行其他脏器功能的检查。
二、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和体征及特殊检查,大体上分为轻、中、重度。轻度:卵巢停留在胚胎时期的垃置,尚未降至骨盆内;中度:卵巢下垂,移位于子宫直肠陷窝内;重度:卵巢下降过度至疝囊内。
(二)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类病人常有腹痛及性交痛,特别需转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侦于子宫骶骨韧带及子宫直肠窝者相鉴别。内膜异位症病人常有进行性痛经、不孕及月经不调史。盆腔检查,后穹窿处可触及多个豆粒大的硬结状肿块,触痛明显。鉴别困难时,可结合腹腔镜检查。
2.进行性卵巢疾病:本病发展快,肿瘤增长迅速,腹痛常为持续性。发病前常有月经不调,盆腔检查时可扪及实性包块、不活动,表面凹凸不平。如伴腹水时,做涂片检查常可找到疾病细胞,病人一般情况较差。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中医辨证要点
以女子初潮年龄延迟,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痛经,不孕,月经失调,月经色淡、质稀等为辨证要点。
[治疗]
一、西医疗法
(一)一般处理
轻度卵巢位置异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合内分泌检测监测病情。中度卵巢位置异常,嘱其行膝胸卧位后卵巢复位而愈。
(二)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幼稚形子宫者应尽早给予雌激素周期治疗,促进其生长发育。
二、中医疗法
(一)肾虚证
主证:卵巢下垂,或子宫后倾后屈,小腹下坠,小便频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迟细。
治法:补肾、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加升麻。
党参12g,山药9g,杜仲9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当归12g,熟地12g,升麻6g,甘草6g。
(二)血瘀证
主证:小腹疼痛拒按,经前痛剧,或阴道部疼痛。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小茴香6g,干姜6g,延胡索6g,没药12g,当归12g,川芎12g,肉桂6g,赤芍12g,蒲黄12g,五灵脂12g。
三、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温针疗法,采用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用毫针刺入,点燃艾条温灼针身刺激穴位,时间以感应程度和病势程度而定。
[预防与调护]
先天性异常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大多是遗传的因素或是孕妇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避免先天性异常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避免近亲结婚;为了避免先天性异常儿产生,在妊娠的初期,孕妇的腹部不要拍摄X光;不可随便服药品,更须注意的是切勿患上风疹般的滤过性病毒疾病。在妊娠期中,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在妊娠的后半期,为了要早期地发现病情,下肢如果有浮肿等现象需立即找医师诊治。
妇人子宫不正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胀痛,经期尤为明显,或表现为不孕症,或见便秘、痛经。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过度后倾后屈或前倾前屈。
取主穴:中脘、阳池。辅穴:中极、胞门、子户。针灸并施。
李氏取用此法治疗10例,每日一次,8-20次不等。一周后再复诊一次。有的治疗二次即有显著改善,6-8次后症状完全消失,8例治愈,2例无效。
1989年出生的小爱是个独生女,结婚后2年都没有孩子,。她和老公一起去北京一家知名的大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右侧输卵管堵塞,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爱人精子质量低!建议她手术治疗,但小爱不想手术,最终选择了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微创治疗终得爱子。
输卵管堵塞终得子
十几年前,小刘就因为卵巢肿瘤切除了一侧卵巢,所幸病理结果是良性的。对于还未婚的她来说,切除一侧卵巢,无疑是降低了50%的怀孕率!对今后找对象,结婚生子可能都会有影响。几年后,她结婚后不久就她怀孕了。却一次次胎停育。所幸通过徐主任的治疗现在已经怀孕。
单侧卵巢喜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