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是比较常见的。阴道毛滴虫为一种寄生性原虫,最适宜繁殖的pH值为5.5~6.0,在pH值<5.0或者>7.5的阴道环境中不易生存。当滴虫大量繁殖可波及外阴部,引起滴虫性外阴炎。
临床表现:外阴痒夜间更甚,带下多、色黄有臭气味。检查见外阴有抓痕、潮红皮损,阴道液略呈灰黄绿色、稀薄呈泡沫状、系因糖原被分解产气所致。阴道粘膜充血,深部可见小出血斑点;常与霉菌等合并感染,若泌尿道同时感染可出现尿痛、尿频、下腹坠胀感等。
二、霉菌性阴道炎
病因: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此菌在pH值5.5~6.5的阴道环境中最适宜生长。在正常情况下阴道pH值4.0~4.5时,白色念珠菌即便存在也不能大量繁殖;阴道杆菌对其有抑制作用。正常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及阴道粘膜中隐藏白色念珠菌,可互相传染,但与手、足癣无关。长期用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霉菌增加,糖尿病及孕妇等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阴奇痒及白带多。阴道壁大量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白带,粘膜红肿充血或有红斑点状。
三、尖锐湿疣
病因:是由人乳状病毒感染外阴、阴道、宫颈、肛周,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间接感染。是一种良性病变,可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阴唇、阴道口、肛门周围,阴道及宫颈。呈小疣状红色突起或呈菜花状不平,易溃烂感染、分泌物臭,易出血;外阴痒痛、带下多。常合并其它感染。
四、非特异性阴道炎
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加德那氐杆菌等。诱因有阴道损伤,阴道用药不当或腐蚀性药物、子宫炎波及、使阴道自然防御机制、微生态平衡破坏,利于异常病菌生长繁殖而致病。
临床表现:外阴阴道烧灼感、下坠感、阴道排液多、脓性有臭气味,可伴尿痛、尿频,性交后血性排液。
外阴阴道肿瘤
外阴阴道肿瘤不多见,可能影响妊娠的为数亦较少。
一、前庭大腺囊肿
病因病理:主要因前庭大腺急或慢性炎症控制后,遗留下腺管粘连闭锁,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亦会再感染或复发,转为前庭大腺炎或脓肿等炎症表现。 二、外阴纤维瘤或纤维肌瘤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大阴唇、单侧,也有发生在小阴唇或阴蒂者。呈圆形或卵圆形,有蒂。质较硬,大小不一,小无症状,大者致外阴坠胀,行动不方便,性交困难、排尿障碍,肿物感染破溃或囊性变。
三、阴道囊肿
临床表现:1、当囊肿较大,引起异物感或压迫邻近器官如排尿不适,性交障碍致不孕症,囊肿破裂可流出液体或含血性粘液等。2、检查见阴道壁囊性肿物,壁薄,单或多个。抽取内容为比较清的无色液体。
导读:女性会出现非经期阴道出血的现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血液可来自生殖道的任何部位,这往往是异常妊娠、卵巢功能失调、生殖器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女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详细]
妇科异常出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