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乳房根治性切除术由于切除组织多,切口创面大,难免会产生一些手术后遗症。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刀口不愈,虽经频频的换药,甚至植皮,伤口仍迟迟不愈,有的竟达半年、一年之久,使患者陷入无限焦虑之中。
中国传统医学在处理术后刀口不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现简要介绍如下:
1.刀口感染
由于刀口感染而使缝合处溃烂、渗液、化脓,形成刀口片状坏死。我们采用具有较强抑菌抗菌的中药药粉外敷,促使坏死组织自然脱落。
2.刀口溃裂
乳腺根治术患者,或因刀口感染,或因机体对缝合线排异,或因切除软组织过多,手术区皮肤牵拉张力过高而引起较大刀口溃裂,一般都采用植皮方法及时覆盖创面,也有因感染等造成植皮坏死。我们采用含锌元素膏布封贴法“替代”植皮,并取得良好效果。
3.刀口假性愈合
一位患者在某院作乳腺根治手术,术后胸部刀口虽已结痂,但是痂皮焦黑且厚,如同一块僵硬的锅巴,并时有刺痛,痂皮边缘有血水样分泌物渗出。或呈瓜瓤状红色炎性肉芽组织。该患者术后已有5月,焦痂如掌,板滞不舒,颇为忧愁,遂来我院诊治。我们采用胜金膏外敷,促使焦痂软化脱落,让创面充分暴露,继用祛腐散,消除炎性肉芽。后以珍珠长皮膏,治疗28天,创面即告愈合。
4.刀口隐性窦道
患有隐性窦道的病人往往有一明显的标志,即在溃口处常有红色胬肉堵塞或高于创面。用探针检查,可以发现一细长管道通向深处,或细如缝针,或粗似卷烟,甚至可容纳拇指。若不彻底清除管道窦腔内脓腐,创口是无法长平的。例如一位患者作右侧乳房单纯切除手术,刀口不愈达4月余,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刀口依然不收。经检查,在右胸壁探得一隐性斜行窦道,长5厘米左右,外为深红色肉芽所堵。遂用药棉清创法,使脓脱腐净。继用纱卷垫压法,经治4周,创面愈合。
5.引流管管口不愈
一位病员55岁,进行右乳腺改良根治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唯手术刀口下方,引流管管口迟迟不能闭合,溃口如豆,渗出不断。来我院治疗,外口虽小,探之甚深(7×4.5厘米),皮外按压,咕咕作声,我们采用局麻扩创,继以药棉填塞祛腐,待腐脱后,乃以纱卷垫压法收功。
6.皮肤反复破损
乳腺根治术患者,由于胸部切除软组织过多,以致在肋骨上面仅仅覆盖薄薄一层皮肤,使肋骨轮廓显露,隐隐可见心脏搏动。日常或因轻度抓搔、或因剧烈咳嗽、或因扩胸,每每在手术区最薄处溃破,且不易愈合,或愈后复溃。
若创面鲜红,分泌不多,宜用红油膏、生肌散之类收口,或以含锌膏布封贴,若脓腐较多可用九一丹少量扑洒,以祛腐清创。即使重新生长新皮也是相当菲薄,愈后宜谨慎处理。幸而改良根治手术,使术后皮肤反复破损的病例大为减少。
7.肋骨部分坏死
乳腺手术后,因刀口长期感染,侵入骨组织,导致肋骨骨髓炎或因放射治疗过量造成放射性骨坏死,治疗比较棘手。对此我们采用药性缓和的外敷药,避免较强药物刺激,配合内服中药调治,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改善整体和局部的代谢,迫使朽骨(死骨)自行分离和加速组织的修复。也有不少病例因死骨脱落而创面愈合。
8.转移性溃疡
宜扶正为主,适当加用抗药物,常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