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都不陌生,严重的痛疼总是让女性朋友印象深刻,但大部分女性都未对痛经引起重视。痛经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对女性健康有很大危害,需及早进行诊治。那么,可能引起痛经的疾病有哪些呢?
据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温馨提醒,有些女性朋友认为痛经忍一忍就没事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痛经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具体而言,可能引起痛经的疾病有:
(一)慢性盆腔炎
痛经特点:范围大。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加重。痛经表现为双侧上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痛经特点:继发性、进行性加重。所谓进行性是指疼痛多随局部病变的加重而逐年加剧。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最为剧烈,以后逐渐减轻,月经干净时消失。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变严重者如较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疼痛较轻,而散在盆腔腹膜的小结节病灶反可导致剧烈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会引起痛经,还是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女性朋友出现痛经时,应积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病因,有效进行治疗。
(三)子宫腺肌症
痛经特点:病人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从经前1周左右即开始,或可迟误至经后1~2周,大都患者疼痛时间在月经前后,仍呈周期性。月经过多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常导致贫血。患者可发生大量出血,易被误诊。此外,子宫腺肌症严重影响女性怀孕。
(四)盆腔淤血综合征
痛经特点:表现为范围广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经,并有下腹痛、低位腰痛、经期乳房痛等症状。疼痛往往在月经前数天加重,来潮后第一或第二天减轻,也有少数持续痛。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时间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时加重,下午比上午重。常见于25~40岁妇女。
以上对可能引起痛经的疾病进行了具体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发生痛经应积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其病因,以免延误病情,影响女性生育。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和疑问,可在线咨询玛丽亚妇产医院专家,她们将对您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