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乳腺疾病权威诊疗机构_哈尔滨玛丽亚妇产医院乳腺专家说,通过乳腺钼靶检查,发现乳腺钙化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很高的医学价值。
乳腺微小钙化——早期乳癌征象
乳腺X线检查可提高隐匿癌、微小癌(直径小于10mm)和早期癌的诊断率。直径小于10mm肿块定性困难,但细沙型钙化常是恶性病变的警报;若同时出现周围结构紊乱,双侧不对称,血管影增粗等征象则恶性病变可能性更大。成簇的微小钙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征象。微小钙化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集度等表现可反映病变性质和范围。微小钙化点可位于肿块内或周围,总数目6~15枚,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乳腺癌钙化——发生率
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某些特异形态的钙化是乳癌的重要征象。统计资料表明65%的乳腺癌有钙化,其中70%为恶性钙化。
乳腺钙化——良恶之分
与良性钙化相比,恶性钙化群平均密度较低,密度及大小对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价值较大。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分布似乎无规律可循,但病理发现癌肿发生于末梢导管时,钙化可位于大片坏死组织中或癌细胞间,亦可存在于所属上级导管内或导管分叉处或相邻腺泡腔内。
乳腺微小钙化——形成
乳腺恶性病变单位面积微小钙化数目较多,可能为癌组织坏死和癌细胞分泌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钙化点间密度不同、大小不一可能是钙盐沉积时间长短不同,随时间延长首先形成的钙化密度相对较高,体积相对较大。
乳腺钙化——癌灶区域钙化
癌灶区域性钙化可呈细沙型或混合型,导管内钙化呈蠕虫型,可能与肿瘤异常分泌沿导管引流有关。当癌肿位于较大导管时,远离病灶钙化常位于外周下一级导管内,以细沙型为主,可能是癌细胞异常代谢物或癌细胞逆流刺激末梢导管及腺泡而产生。数目多、颗粒细、边缘粗糙,位于肿块影内或外的提示恶性。
更多了解可拨打咨询电话:0451-82632326。
或者点击登录: http://www.82676666.com/rxzk/
导读:近日,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最新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女性每周上两个夜班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引起广大女性的关注。美媒:女性上夜班患乳癌风险高达40%•••[详细]
女性上夜班患乳腺癌几率增加近四倍